您的位置:首页>VR资讯>行业领域

VR产业发展越慢,这家公司就会越强

编辑:VR视角 发布时间:2022-07-14 08:54:32 0

2021年元宇宙概念大火,VR/AR产业迎来了一轮热潮,各种各样的创业公司都投身其中,硬件、软件层面的创新层出不穷。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公司The Glimpse Group走了一条更为不同的道路,通过收购新兴VR/AR软件服务企业,整合企业资源,在VR/AR产业生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Glimpse成立于2016年,VR/AR产业刚刚展露头脚就已经开始布局,2021年6月更是抓住了元宇宙概念热在纳斯达克上市。

目前,Glimpse已收购了13家VR/AR软件服务企业,分别在建筑工程、教育、职业培训、健康服务、餐饮服务、数据可视化、市场营销、会务管理等领域开展B2B和B2B2C的VR/AR业务,企业收益已从去年的240万美元涨到今年的480万美元。

The Glimpse Group:VR产业发展越慢,这家公司就会越强|前哨

Glimpse旗下的子公司

有人认为Glimpse是披着VR外衣的投资公司,也有人说它的产业布局潜力无限,事实究竟怎样呢?今天,科技前哨与你一同了解。

1.新科技周期中顺势而为

Glimpse的创立与CEO Lyron Bentovim 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Lyron Bentovim 是一位连续创业家,曾担任过多家科技企业公司的高管和投资人。

在一次采访中他解释道,即使在科技创业圈有20多年的经历,他总感到自己没有追上前一轮科技周期 (tech cycle) 的脚步。

Lyron Bentovim认为科技产业发展也有一个周期规律,每一轮科技周期大概会维持30-35年,经历早期开发和商业化、最终大规模市场化普及。

前一轮科技周期也就是从1980-2015年,电脑、互联网和移动手机的数字化时代。

根据他的判断,新一轮元宇宙科技周期已到来,这次VR/AR、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将迎来巨大的机会。

2016年,Lyron和VR专家DJ Smith共同创立了The Glimpse Group,投身新一轮周期的浪潮中。

The Glimpse Group:VR产业发展越慢,这家公司就会越强|前哨

第一科技周期和第二科技周期的对比图

2.投资企业还是平台公司

新兴科技初创企业在其产业还未完全成熟时,往往面临着资金和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的生存难题,任何经济波动都可能打断初创企业的融资渠道。

Lyron第一次创业就遭遇互联网泡沫破灭,当时投资者都希望远离与互联网有关的产业,Lyron没有及时应对,公司因为资金短缺倒闭。

这之后Lyron放弃了自己创业的念想,在多家大公司担任过财务主管等职位,全球金融危机时他担任了电讯公司Sunrise Telecom的COO兼CFO时,通过重组业务架构、整合资金流的方式,帮助公司挺过了难关。

这段经历让Lyron认识到资本的重要性,对企业的组织架构、企业运作和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理解,这让他看到了创业企业的痛点与需求,也转化成了Glimpse的发展机会。

2016年VR/AR产业掀起了一轮概念热潮,知道产业发展规律的人都明白,一轮炒作之后必然会有回调,他们就有机会拿下优秀标的。

2016年下半年,VR市场迎来一轮泡沫破裂,Glimpse年底开始大肆扫货,根据科技前哨的不完全统计,2016年他们就收购了4家VR初创企业,很快就手握不少产业技术。

2022年美国科技企业估值下滑,Glimpse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抄底,连续发布消息收购多家公司,有希望抄底不少有潜力的VR企业和技术。

这套抄底逻辑也就成了它在市场中的争议点,有些人认为Glimpse最多就是VR行业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模仿巴菲特做产业投资。

Glimpse则一再强调自己既不是VC,也不是控股公司或孵化器,他们走的是一条崭新的科技创业之路,不仅为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还紧密跟踪他们的发展,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为VR技术整合商用的平台。

The Glimpse Group:VR产业发展越慢,这家公司就会越强|前哨

Glimpse的平台型组织架构

3.三步走抓住爆发机会

不论产业投资还是产业布局,Glimpse做法确实很有特色,为了让自己尽可能抓住未来机遇,他们还有三个关键决策。

第一步,Glimpse将资源都放在了VR/AR软件层面。Lyron对这个选择做过解释,在他们看来硬件开发与优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Meta、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都已经挤进了这个赛道,与其和他们一争高下,不如等待硬件之后的软件市场。

第二步,为了能拿下软件市场,Glimpse已经开始生态化的布局,让旗下子公司在各自服务的行业内占据一席之地。

Glimpse目前已在各个行业内与多家企业客户合作,其中包括谷歌、HTC、Magic Leap等VR/AR硬件产业内的领军企业,也有Epic、Snapchat这类上下游企业,将自己深刻嵌入到产业之中。

第三步,又回到了收购和运营这件事上。Glimpse的收购也不是单纯的技术整合,为了能够活到软件市场爆发,他们的并购目标非常有针对性,主要收购To B市场已经拥有回报的VR/AR软件应用企业。

目前Glimpse旗下的13家子公司按照他们的说法都是创收型企业,最新收购的Brightline就是个典型。

这家VR/AR服务集成商为大企业提供VR交互、培训服务,主要客户包括AT&T、可口可乐、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航空管理局等公司和政府机构,2021年收入500万美元,Glimpse完成收购后预计年收入能直接翻番。

运营中,Glimpse利用专利为子公司构建技术竞争优势。就在前几天,Glimpse通过子公司Post Reality 拿下了第八项VR/AR技术专利。

该专利名为“基于标记的模拟现实定位”(Marker-Based Positioning of Simulated Reality) ,通过摄像头、处理器和非瞬时性储存器的结合,依靠用户的精准定位传递虚拟现实内容。

The Glimpse Group:VR产业发展越慢,这家公司就会越强|前哨

The Glimpse Group在不同行业内的合作商

4.规模优势+技术壁垒能否保证大未来?

收益和专利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下行时是护城河,但如果收购的企业之间无法形成互补,反而会分散资源,不利于整体的长期发展。

Glimpse目前的解决办法是让子公司之间形成互补、互通,通过平台化的管理模式和子公司之间的互相扶持来促进企业的共同成长。

今年6月被Glimpse收购的PulpoAR是一家为电子商务平台提供AR虚拟美妆技术的软件即服务(SaaS)公司,在土耳其、欧洲及巴西等地区开展业务,其客户包括雅诗兰黛、英戈洛、丝芙兰等。

The Glimpse Group:VR产业发展越慢,这家公司就会越强|前哨

PulpoAR的虚拟美妆功能

融入Glimpse生态后,Pulpo AR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就成了其他子公司的基础技术支撑,也成为了市场拓展的渠道

比如,Glimpse旗下的QReal是一家为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平台打造3D和增强现实内容的公司,借助Pulpo AR的技术升级了产品服务,更通过PulpoAR开拓了在北美以外的地区的业务,逐渐打开它在全球市场的格局。PulpoAR也因加入Glimpse获得了在北美市场发展的机会。

这套想法非常不错,但难度也非常大。因为软件产业的规模化要通过并购实现难度比硬件要高上不少。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饮料企业并购另一家同行,拿下对方生产线,有时候稍作改造就能直接投用,带来产量增长。

但软件企业间各自开发的软件很多时候就好比不同类型的公司,并购之后要把技术整合到一起,很多时候底层代码就要做巨大改动,甚至要推倒重来。

在科技前哨看来,Glimpse最大的规模化优势其实是市场的扩张,他们收购的企业都是盈利型企业,换句话说就是解决方案已经成熟,可以直接拿来就用;这些企业很多都是不同行业、地区的VR/AR服务商,也就是说自身都找到了技术应用的场景。

成熟方案+成熟市场,这样的企业间形成联动,只要运营上做得好,甚至能做到降低运营成本,收入成倍增长。

这套打法最适合的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VR/AR产业大爆发,而是产业缓慢扩张的阶段。

市场爆发期,VR/AR这么一个新兴产业里,各种新应用、新尝试必然层出不穷,昨天所谓的成熟方案马上就会过时,用户也会追逐新的应用快速迁移。

产业发展缓慢时,运营成本上的优势可以挡住绝大部分的技术和模式创新,市场、专利才会成为巨大的竞争优势。

当前科技产业又迎来一轮萧条,元宇宙更是已经熄火半年,这对Glimpse来说反而是好时候。但长远来看,如果Glimpse想要在VR/AR的产业和市场中站稳脚跟,它最终还得完成各家子公司技术的整合,在各个行业真的拿出足够好用的解决方案。

未来VR/AR硬件爆发,Glimpse能否成为下一个龙头,技术方案整合的情况就是一个关键指标,如果这点没有突破,那么它未来最大的价值就是把手中的子公司一个个变现,老老实实做回投资公司。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VR视角

免责声明:【VR视角】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VR视角(www.vrsj365.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www.vrsj365.com/show-1494.html
未注明来源的文章,皆为本站原创或自网络搜集整理,如需转载或摘编请注明来源VR视角并保留本文链接地址。

VR视角
国内领先的VR(虚拟现实)平台
↓长按下方按钮复制并添加客服微信号↓
c4229834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