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两位诺贝尔奖取得者领衔6位全球顶尖科学家,登上2021年腾讯WE大会舞台。从黑洞探寻到意念打字,再到畅游万米深海的软体机器人,他们与观众共享了天体物理、脑机接口、深海探索等多个科学领域的最新突破。
除了展现科学突破,本年WE大会还实现了直播体会突破,成为微信视频号首次VR全景直播,实现了裸眼360°全景视觉特效。腾讯多媒体实验室也参与供给技术支持,腾讯云音视频供给直播解决方案,在视频号、腾讯视频等60余个平台同步直播。观众在充满科幻感的沉溺式体会中,与科学家一同“置身”太空、深海等场景。与此同时,大会还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甘肃等地的14所高校同步举办线下观影会,约请师生一起观看科学前沿盛会。
“黑洞仅仅一种理论上的可能,还是可以在真实世界中天然构成?世界在大爆炸之前是什么?”当代最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之一,罗杰·彭罗斯通过数学核算回答了黑洞构成的问题,并于2020年凭仗“发现黑洞的构成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普遍预言”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斯蒂芬·霍金共同发展出彭罗斯-霍金奇点定理,奠定了现代世界论的数学根底。此外,他还依据数据核算,提出了新的世界起源假说——“共形循环世界论”,即世界并非只经历一次大爆炸,而是在从大爆炸到逝世的过程中不断循环往复。本次WE大会上,彭罗斯带来数学在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研讨中使用的共享,也让群众深入了解世界的“宿世此生”。
如果说用数学方法证明黑洞的存在是理论上的贡献,同样为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取得者的天体物理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则通过观测手段,进一步完善了黑洞存在的依据,并创始了超大质量天体研讨的新领域。他凭仗先进设备对银河系中心观测长达数年,最终笫一个取得确切依据,证明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质量巨大的黑洞。在讲演中,根泽尔为观众揭秘了用观测手段验证黑洞存在的全过程。
“85后”的浙江大学教授李铁风是本次大会最年轻的讲演嘉宾。继2019年取得科学探索奖后,他在本年3月凭仗“万米深海控制软体机器人”的科研成果,登上国际尖端期刊Nature杂志封面。首个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0900米深处的中国软体机器鱼,是他此次和观众共享的主题。“咱们关于未来还有一个斗胆的设想,便是把这种软体机器人使用在星球或太空探索中”。
本年WE大会嘉宾来自六大领域,包括两位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即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与天体物理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柔性电子资料专家约翰·罗杰斯,储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科学家王朝阳、脑机接口专家克里希纳谢诺伊,科学探索奖得主、软体机器人与智能配备科学家李铁风。本届WE大会还约请各视频平台创作者,发起视频号科学知识打卡互动、UP主线下观影会、腾讯高校创新俱乐部观影等活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