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VR资讯>行业领域

创业新赛道VR 打通最后一公里

编辑:VR视角 发布时间:2021-11-03 13:41:22 0

VR+元宇宙:解决互联网「最后一公里」问题

最近炒元宇宙的人挺多的,不知道还能够火多久,不过这概念是没错的,也不全是割韭菜。

其实,自从数字化内容被人们消费的那一天起,无数虚拟世界里就已经诞生了很多不一样的元宇宙。

比如王者荣耀就是一个元宇宙,它有自己独立的经济体系,每天有1亿人在里面交互、游戏,尽管它的载体是移动端。

从这个角度讲,VR只是元宇宙的入口之一,并不是说只有通过VR进入的才是元宇宙。

但是VR对于元宇宙,的确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和以前的入口相比,VR带来的体验更沉浸、更真实;因此在未来,它有可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今天,使用手机已经占到每个人每天30%的时间,但是,为什么不能更高?

因为现在很多的东西只能线下交付,比如商业会议,我们总觉得是需要in-person的;又比如看脱口秀,只有在线下,才有演员和观众间的互动。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改变环境与机器、以及人与人的交互方式。

因此,VR本质上是对传统互联网「最后一公里」的体验进行了升级,比如远程协同工作、远程学习和娱乐,都可以通过VR来解决。

如果这些问题可以被解决,我们在互联网的时间就可以从原来的30%,上升到80%,甚至更高。

因此,我相信「VR+元宇宙」会是下一代的互联网的主要形态,随着VR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接受元宇宙概念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因为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很无聊的。如果未来VR体验可以变得更好、更便宜,老铁们肯定不会整天刷短视频了。

远程办公&运动健身:那些VR的杀手级应用

前面提到,苹果进场将是一个重要信号,因为果粉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以体验为优先、购买力也更强。

上一波VR没有真正爆发,不是因为设备的价格不够便宜,关键是体验不够好。

今天回头去看,如果VR的体验比现在的好3到5倍,价格也比现在的贵3到5倍,VR一定是会爆发的,就像当年的iPhone比安卓手机贵很多,用户也依然还是会买单。

而苹果将是“全球第一家有可能把VR体感拉到足够高,且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

这意味着苹果会成为所有中国VR企业的标杆,中国本土互联网巨头也将被迫加入战局。所以,明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很多developer 和内容公司都有可能开始规模化变现。

过去一些人不看好VR的原因,一是用游戏主机来类比VR市场,认为中国潜在的用户群体不够大;二是认为VR不是刚需,做不到“人手一个”,所以无法替代智能手机,我觉得这两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智能手机在刚出来的时候,也是完全无法替代电脑的,但到现在,手机可以满足大部分以前电脑才有的功能。

其实就算无法完全替代也无所谓,因为对大厂来说,只需要找到一个killer use case(杀手级应用)就足够了。

举个例子,Apple Watch现在依然只是个手机的辅助设备,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IPhone之后苹果最成功的产品,它找到的杀手级应用就是「心率监测」和「健康辅助」,这是其他智能硬件无法代替的。

仅靠着这“一招鲜”,Apple Watch全球用户已经超过1亿人,每年出货量超过所有瑞士品牌手表的总和。

其实VR也一样,有很多杀手级应用场景,只不过公众还没有足够深的认知。

比如,「远程办公」就是一个刚需。美国在2017年就已有3000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占到美国工作人口的16%~19%,所以Facebook会选择从「远程会议」的场景切入,它的killer user case就是Horizon Workroom,让那些不玩游戏的用户对VR产生需求。

也有大厂正在开发「可以远程写代码」的VR应用:程序员戴上VR眼镜,眼前就会出现几块大屏幕,周边环境可以设成海边、山顶,甚至还可以在身边放一个虚拟的“程序员鼓励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写代码,工作效率相信会提高不少。

从国内市场来看,2020年中国远程办公市场规模为448.5亿元,虽然还不算太大,但相比于2017年已经增长了7.5倍。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VR视角

免责声明:【VR视角】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VR视角(www.vrsj365.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www.vrsj365.com/show-1272.html
未注明来源的文章,皆为本站原创或自网络搜集整理,如需转载或摘编请注明来源VR视角并保留本文链接地址。

VR视角
国内领先的VR(虚拟现实)平台
↓长按下方按钮复制并添加客服微信号↓
c4229834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