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视频会议应用,伴随科技发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普通的大屏幕+专网的可视会议,到轻松使用移动设备便捷接入的远程可视会议,在近期,更出现了结合全息技术的未来会议概念。
无论哪种形式的会议,谁(人物)在哪里(环境)进行什么(内容)。作为会议永恒的主题。笔者将从三个维度介绍不同,内容,环境,人物进行如下分析。
初级:传统视频会议
内容:满足电子文档传输阅读
环境:摄像头拍的是与会者的局部视频
人物:局部或者全景平面画面
中级:VR全息会议
内容:传统文档之外,头戴VR设备后无法看到本地环境,但是可以了解对方会场的人物动作内容
环境:与会者可以身临其境的“抵达”对方会场,实现全景体验,融入会议
人物:头戴VR设备无法观察本地,但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方会场的人物
高级:AR互动会议
内容:传统文档之外,可以穿透显示与本地研讨和眼神沟通,也可以观察对方会场的各种演示,完成远程协助同步教程等内容支撑
环境:与会人员借助AR显示可以“抵达”对方会场,同时借助了穿透的显示屏与本地互动,有效提高会议效率
人物:VR会议最大的缺点就是封闭的头戴显示,无法进行本地交流,而AR的进阶优势就是可以实现本地互动,绘声绘色的会议同时进行本地眼神交流。虚实结合。
全息会议的影像载体,目前主流的应用方式是VR和AR设备,VR技术可以实现单人视角虚拟会议,AR技术可以实现本地会议与远程会议的充分结合。
从实际落地的方案来说,虚拟会议方案分别如下
VR全息会议
简称:VR会议;
模拟环境如下,两地会议室
VR设备为封闭显示环境
头戴VR设备后,封闭显示环境
方案为A会议室蓝色与会者,虚拟到会议室B的环境,进行身临其境的VR会议
场景:融入式虚拟远程会议
应用:1对多会议,适合团队leader以固定机位融合团队会议室;
方案:VR眼镜*1,安卓操作系统且安装社交/会议软件,全景摄像头*1
功能:开启会议软件,调用全景摄像头,推送接入者VR端
功能1,本地会议内容推送,头戴显示环境进行浏览;
功能2,位置虚拟,远程接入者会以虚拟位置呈现在自身VR设备,身临其境;
缺点:与会人员之间无法实现眼神沟通,因为均佩戴了VR封闭显示眼镜。
AR全息会议
简称:AR会议
AR显示环境为可穿透显示
会议室A的全体人员虚拟至会议室B的集中环境进行大会,本地在领会精神的同时及时沟通,大会小会同步进行
场景:互动式虚拟远程会议
应用:1对1互动虚拟会议,多对多互动会议,方案演示,人员间眼神交流
方案:AR眼镜*2,多平台系统支持,全景摄像头*2
功能:开启会议软件,调用两地全景摄像头;
功能1,本地内容推送,头戴浏览;
功能2,位置虚拟,远程接入者会以虚拟位置呈现在自身AR设备,身临其境;
功能3,本地与会者通过AR眼镜(穿透)与本地与会者实现交互
缺点:对方接入点为固定席位;
基于以上的技术环境,笔者
推荐两种可落地应用
方案A:远程1人虚拟至对方会议室 VR方案
老板1人佩戴虚拟设备,进入集团会议
会议人员可演示,可互动,远程人员可清晰获得信息
方案B:远程多人参与大会讨论,本地互动沟通 AR方案
集中参与某大型集团会议,以听为主
本地参与者可以会上进行研讨
方案C:远程协助,远程指导
远程操作者佩戴穿透AR设备,接收指导同时本地操作
本地指导者可获得远程操作者的实际操作过程,实施解决方案
会议产品在不断迭代,如何让科技融合未来办公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VR视角 - 国内领先的VR虚拟现实技术综合服务商,关注于国内外VR领域技术应用及企业发展动态,为VR合作商及爱好者提供内容支持、运营方案、品牌策划及供应链合作等VR服务解决方案,致力于为VR产业领域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助力VR市场领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