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导
原标题:VR热再度来袭:硬件走向老练 内容匮乏仍是掣肘难题
现在国内厂商积极性不高,这与没有看到能够完成老练的商业变现有关。
Oculus的逐步放量,让VR从业者们在几年沉浮后,看到了新的机遇期。
“从大的商场环境来看,Oculus Quest 2在今年有望打破千万出货规划,让大家看到了很大的期望。商场关注度也感觉在升温。”一家深圳VR创业公司高管如此向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表明。
他将如今VR出货量的体现类比为从功能机转化到初代智能机的年代,“尽管初代智能机在前面几款的出货量不算很大,但过千万已经是第一个门槛,我预估在2-3年后,可能就会在VR工业呈现相似当年iPhone等级的产品。”
的确如此,自从Facebook旗下Oculus一举将价格和体会拉到必定顾客能够承受的300美元以内水平,关于“2021年有望成为VR元年”的预判再度呈现在商场上,这回咱们真的将迎来虚拟现实的打破临界点了吗?
只不过现在来看,VR工业的老练更多似乎首要发生在海外大厂之间,国内厂商此前曾展现样机,但在体会方面仍然存在掣肘,真实商用还没有明确时点。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现在看来国内VR工业的中心掣肘仍是在于内容生态的匮乏。
VR设备起量
海外大厂关于VR的投入早已部署多年,只是因其自身事务需求和战略判断的不同,在开展路径上有所差异。
比较之下,Facebook是较为坚决者。在近来承受采访时,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表明,公司将从一家交际媒体公司过渡到一家“元世界”公司,而VR将是“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公司在VR范畴也有非常高的投入。
在高投入和高期许之下,其VR事务也很“争光”。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计算的全球XR(AR+VR)品牌出货量改变趋势显现,近一年来,Oculus完成了商场比例的飞速增加。从2020年Q1时,其从全球出货占比仅34%,跃升到2021年Q1比例已到达75%。在此期间,包含索尼、HTC等品牌的比例都在被极大紧缩。
该机构指出,到2021年第一季度,Oculus Quest 2的累计出货量为460万台,创下了任何单一类型的纪录。
这关于Facebook本身业绩也有较高推动。在2021年第一季度,Oculus产品是公司非广告收入2.97亿美元的首要来源。
不过现在这种出货体现还有波动,Facebook刚刚发布的财报显现,包含Oculus虚拟现实设备等消费硬件其他收入为4.97亿美元,约占公司总营收的1.7%,但这低于剖析师此前接近7亿美元的收入预期。
但整体来说,VR正在被更广泛的人群所承受已经非常可期。西部证券以为,跟着Facebook Quest 2等标杆VR/AR终端迭代出售, 2021年或成为虚拟现实终端规划上量、显著增加的要害年份,终端均匀价格有望进一步降低,一体式终端出货量比例有望从2020年的51%进一步提高至2024年的64%。
IDC终端系统研究部商场剖析师赵思泉向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表明,Facebook率先在VR范畴获得打破首要来自两方面:起量和价格。
“Oculus Quest 2自发布以来,销量是以往其他VR头显从未完成过的(量级)。一起,Quest 2的起步价相较于历代产品,呈现了显着的下降趋势,价格进入了一般顾客视界的门槛。自Quest 2大热后,其他硬件厂商亦开端推出配置适当的产品,本钱热度也敏捷提高,提高了职业内从业者的一些决心。”她续称。
前述高管则向记者剖析道,比较其他大厂,Facebook的不同点中心仍是在于,VR在公司内部的战略层级不同。
“Facebook是交际渠道,2C属性更强,对VR产品的遍及度也能够因而更高。但谷歌和微软现在的相关产品首要定位在2B或许2G商场,不需求广泛传播。”
至于同样位于商场比例TOP5之内的HTC,他进一步表明,HTC也将VR界说为下一代计算中心,但并没有投入足够多的资源,因而效果还不甚显着。
赵思泉也以为,Oculus背靠Facebook强大的内容生态,为C端玩家供给了丰富的运用场景;HTC因为产线成本等多重原因,价格较高,首要针对偏高端的游戏玩家。
国内零部件供应厂商在此带动下,也有了较快开展。在近来的投资者沟通中,歌尔股份高管表明,VR事务出产交给状况一切正常,后续在和客户互相配合、一起投入的前提下科学地规划产能扩展方案。
今年3月,歌尔股份管理层则表明,在VR硬件范畴,国外厂商处于领先地位,正处于快速开展期。关注到国内呈现良好气势,跟随国外同行进行硬件升级、生态培养,国内VR职业正面临着巨大开展机遇和潜力。
据天风国际剖析师郭明錤估计,苹果MR头显有望在2022年上市推出,预估硬件成本在500美元以上,对应价格会在3000美元以上。
中心掣肘环节仍是内容
反观国内商场,在全球XR出货中也并非彻底扫除在外。
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现,紧随在Oculus之后的DPVR中文名为大朋VR,就来自我国团队创立,其2021年Q1的商场比例为6%;排在第四位的Pico则是北京小鸟看看公司,同期商场比例为4%。
在终端大厂中,华为和小米此前都曾发布过VR眼镜产品,OPPO和vivo此前展现的则是AR眼镜。
记者查询电商网站发现,现在国内VR产品的使用商场首要聚集在游戏、电影等场景,从用户反馈来看,体会感并不差。
浙商证券以为,当前时点的VR产品较2016年在便携性、体会、性价比方面均有较大改进。原因在于背后已经有芯片、显现等升级推动体会感提高,而Facebook经过硬件端进行成本价销售,在内容端抽成回填硬件成本的商业模式,也使得职业进入循环增加的新模式。
赵思泉向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剖析,现在Oculus的价格根本与其成本价相等,国内2021年新推出的VR头显产品价格较去年也呈现了显着下滑,价格与硬件配置根本和Quest 2适当,但是现在中外首要距离体现在内容部分。
她续称,Oculus的盈利模式及Facebook的内容生态对国内VR建设者来说,是很好的案例。“现在本土的硬件厂商,在推出新品的一起都更注重内容的引进。不管是本地内容仍是串流内容的数量较曩昔两年都有显着前进,游戏场景也扩展至交际、健身范畴。”
前述高管则指出,假如要等待VR设备在我国商场大规划起量,至少需求两个布景。其一是海外巨头已经完成了较好的量产推广,国内经过工业链优势将能够走如今智能手机开展的道路;其二则是有典型使用,如此才能够有足够大的商场需求来承载VR设备。
“Quest什么时候到达3000万台出货量,我以为就是职业以为VR这件工作非做不可的时候到了。假如类比功能机年代,那么当出货量到达5000万台时,应该就意味着正进入老练开展阶段。”他指出,现在国内厂商在此范畴积极性不高,必定程度也与并没有看到能在VR范畴能够完成老练的商业变现有关。
赵思泉向记者表明,短期看国内终端大厂中不会呈现批量进攻VR或AR商场的状况。“一方面是AR技能门槛、成本高,现在整体手机职业盈利压力较大的布景下,手机厂商独自投入很多研制资源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VR尽管已呈现很多产品,但场景单一、盈利模式和效果尚不稳定,所以现在更多干流手机厂商,关于AR/VR产品的仍是处在试水阶段。”
至于后期关于生态的构建,她预测厂商间更多会采纳协作而非彻底自研的模式。“手机厂商的优势在于巨大的用户基数与用户接入海量信息的入口,无论开展AR/VR,发挥衔接用户与对应AR/VR内容的‘桥梁’效果,会是更简单的出发点。”
“VR设备的确将带来的是一个新的工业革新。”前述高管向记者表明,这并不是仅做渠道上的创新使用这么简单,根据渠道则还需求生态内容等。“从这个角度看,工业间一向磨合到现在才开端放量,我以为是符合规律的。”
(作者:骆轶琪 修改:李清宇)